8月5日,电视剧《华山论剑之南帝北丐》在腾讯视频推出了八集全集,凭借超级会员的便利,我毫不犹豫地一口气观看了整部剧。观看完后,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其中的“降龙十八掌”设定,它无疑是这部作品的灵魂所在。因为在这一设定中,既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,又通过金庸武侠的江湖之道,勾画出了一幅深具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英雄画像。
首先,谈谈《南帝北丐》的主线剧情。年轻的洪七公与段智兴两位少年侠客共同闯荡江湖,因意外而“身份互换”,其中一个肩负起捍卫南疆和平的责任,另一个则致力于重建丐帮的秩序。金庸笔下的南帝北丐,本是知交好友,这一设定极具现代意味——一个帝王与一个乞丐,竟能平等对话,体现了独特的思想碰撞与人性哲理。而电视剧《南帝北丐》则成功地继承了这一设定,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时代观念。
然而,超越主线剧情的,是“降龙十八掌”这一武学设定,它在剧中的呈现,可以说是《南帝北丐》真正的核心所在。剧中提到,降龙十八掌在乔峰手中传承一代,但传到他手后却因找不到继承人而面临失传之危。丐帮每年举行的比武大会,虽然热闹非凡,但这些比赛并未能选出真正合适的继承者,甚至连降龙十八掌的第一招都没有人能学成。丐帮武学的绝学,竟然面临着失传的困境,实在令人惋惜。
这一切的原因,在剧中的情节设定中有着深刻的背景。丐帮,曾经风光一时,早已衰败腐化。比武大会的入场资格被少数丐帮长老掌控,他们只会推举出一些花拳绣腿的所谓“自己人”,这些人虽然拥有比武的能力,却并未能领悟真正的江湖大义与豪情。正因如此,丐帮的人才匮乏,武学不再有传承的力量。
展开剩余67%那么,为什么青年洪七公能够脱颖而出,最终学得降龙十八掌?这一点正是金庸作品的精髓所在——只有具备高尚德行的人,才能承接真正的武林绝学。金庸的武侠世界看似充斥着绝世武功,但其实深藏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。洪七公之所以能学得降龙十八掌,不仅仅因为他具备过人的武功,更因为他深得“仁义礼智信”的传统文化精髓,展现了这一点的力量。
在《南帝北丐》的开篇剧情中,我们便看到洪七公的这种文化积淀。洪七公参加丐帮比武大会的初衷并非争权夺利,而是希望借由降龙十八掌的学习,振兴丐帮,重整帮内混乱的秩序,尤其是杜绝对贫苦人的剥削。剧中,小叫花子们生活困苦,却必须将所得的八成收入上交,这种内部的剥削和盘剥,正是丐帮无法培养出人才的根源所在。如何从这一堕落的系统中筛选出真正的英雄人物,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洪七公的成长故事,实际上是一个“仁义礼智信”的成长历程,特别是他与少年和尚之间的互动,成为整部剧中最为动人的一段。以为少年和尚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和尚时,实际上他背后承载着的是深厚的智慧与力量。这一对“老”与“少”的组合,深刻诠释了中国哲学与武侠文化的无缝连接。
最终,虚竹将降龙十八掌传授给洪七公,正是遵循了乔峰的遗愿——将这门武林绝学传给一个德行高尚、秉持仁义礼智信之人。剧中的一幕,洪七公为救少年和尚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,这一壮烈的牺牲,最终促成了他武学上的突破。虽这是武侠小说中的浪漫想象,但在现实中,我们以仁义礼智信为他人付出时,往往也是我们自己成长与成就的时刻。
在年轻时,我们或许都渴望拥有降龙十八掌这样的绝世武功,而随着年龄的增长,当我们再次回望金庸的作品,或许会发现,正是我们一生秉持的仁义礼智信,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降龙十八掌。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触呢?
发布于:福建省老虎配资-短线杠杆配资网-配资正规网站-免息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