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月的一个清晨,真光四小区里已是一派繁忙景象。45名绿化作业人员正对高大的香樟进行修剪,区绿容局、真如镇街道、西部集团等多个部门的负责人也早早来到现场协调工作。这是真光四小区绿化迁移首日的生动一幕,作为“美丽家园”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,这个建成近三十年的老小区正经历一场由内而外的美丽蜕变。
树木移栽
九易其稿:设计图纸上的民生温度
真光四小区“美丽家园”的更新方案,由房管、建管、绿容、规划、民防、教育、属地街道等职能部门以及“水、电、燃气”、弱电、西部集团等单位汇聚各自单位的民生实事项目整合而来,前后历经九次重大修改,每一稿都凝聚了设计团队与居民之间频繁而深入的对话。最初的方案源于居民迫切的呼声——绿化迁移,但随着调研的深入,更多具体而微的问题逐渐浮现。第二版方案公示仅五天,就收到超过150条居民建议。中心绿地的通行路径成为争议焦点:是保留原有蜿蜒的主通道,还是将绿化整体平移、开辟一条笔直新路?
“这次改造不能减少小区整体绿化面积,是我们的工作希望达到的目标之一。”方案沟通会上,街道专班工作人员刘轶豪开门见山。当宅前屋后因停车需求不得不让出部分绿地时,区工作专班便与设计团队协调,将目光投向立体空间“讨补偿”:在垂直墙面、非机动车库顶棚增绿,在墙角补种耐修剪灌木;在选定点位补种“高度可控”的新乔木,重构绿化层次。
更大的挑战出现在小区东门。这个连接主干道的出入口长期以来人车混行,安全隐患突出。“从四五月份开始,居民就不断反映,从东门进出经常与机动车混行,容易发生碰撞。”小区党总支书记钱燕萍回忆。基于前几版方案策划的“人车分流”改造,专班和设计团队反复探索,决定通过绿化解决问题,在门内延伸隔离带,结合绿化与硬质隔离,彻底实现“机非分离”。
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,在区绿容局指导、专班联动各部门协作下,经全小区居民征询和绿容部门审批,绿化调整不仅移除了52棵存在安全隐患或存在病虫害的乔木,还通过多元方式,使小区绿化总面积从1.8万平方米微增至1.81万平方米;停车位实现优化扩充;原有的32个化粪池进行了无公害处理;新建的雨污分流系统直接接入市政管网。这些数字背后,是专班与居民数百次的现场沟通与勘测的结果,是一份用脚步和耐心丈量出来的“民生答卷”。
攻坚克难:防盗窗里的安全答卷
防盗窗的拆除,是整个改造过程中最考验群众工作的环节。起初,不少居民情绪抵触:“我家住二楼,这防盗窗可不能拆!”面对居民的实际忧虑,工作专班没有选择强行推进,而是组织大家参观消防站,请消防员现场演示火灾中防盗窗可能带来的逃生阻碍。
面对强烈的安全顾虑,刘轶豪拿出了更具说服力的现状数据:“近三年该小区入室盗窃案极少,公安对入室盗窃零容忍。”小区内也将同步启动安防系统的全面升级,新增一批监控设施。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沟通,耐心细致地解释改造方案。对于确有特殊需求的住户,专班也提供了个性化解决方案:为一楼居民安装可开启式防盗窗,为高层住户配置不锈钢花架和球门架,既美观又安全。
防盗窗拆除
攻坚阶段,专班分区块逐步推进,首先选取45-49号、50-53号等四个自然幢作为A区重点推进,安排11位骨干成员与16位居委书记联合开展集中攻坚。八月酷暑,工作人员奔走于楼栋之间,用真诚和耐心一点点打消居民的顾虑。最终,A区绝大多数居民表示理解与支持,主动为小区的整体品质提升建言献策。
真如镇街道二次下沉力量,选派28名街道工作人员支援A区重点区域以外的楼栋,为A区作出示范带动添砖加瓦。在A区整体成效初显后,真如其余40个居民区的全体人员支援到真光四小区包干楼栋,比学赶超。目前,防盗窗拆除工作已全面铺开至整个小区所有区域。
地下织网:管线平衡里的技术较量
地下管网的改造,是整个工程中最复杂、最隐蔽的部分。技术团队在建模过程中发现了400多处管线“碰撞点”。由于各类地下管线埋深普遍在路面下2.5米以内,可调整的空间极其有限。雨污水管、弱电管线入地,再加上强电一同下地,多种专业管线需在狭窄的地下空间中实现综合平衡,难度极大。
为解决这一难题,专班牵头组织强弱电、供水、燃气等多家单位开展现场样洞勘查。自7月起,技术团队在小区内13个区域开挖样洞,精确探查管线实际位置。8月以来,第二批样洞勘查启动,进一步核实施工条件。
通过多次专题会协调,管线碰撞点从最初的441处降至61处。其余碰撞点也通过技术攻坚逐一突破,由各专业单位逐一调整局部管线、互相让出空间。这种精细化、协作式的施工管理,为地下管网顺利更新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三十年的岁月,为这个老小区留下的不仅是斑驳的墙面,更是居民们对家园的深厚情感。当真光四小区迎来焕新时刻,这些点点滴滴的改变,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这样一个道理:人民城市的温度,藏在每一处用心的细节里,藏在每一次真诚的对话中,也藏在千家万户共同缔造的美好生活里。
老虎配资-短线杠杆配资网-配资正规网站-免息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